Quantcas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7

科技部发布2016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静止轨道高分辨率(2.5米/25米) 相机技术攻关类

2010年,航天科技五院508所启动地球静止轨道大面阵50米相机预研项目。
2013年,50米相机项目转为型号,也就是世界首台高轨高分辨率遥感相机——高分四号相机。
高分四号相机研制期间,已经开展地球静止轨道超高分辨率相机的预研攻关。

航天科技五院508所承研的地球静止轨道超高分辨率相机进入联调阶段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17/09/05

日前,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承研的地球静止轨道超高分辨率相机进入联调阶段。

此次联调规模非常大,常规相机联调时,电子学设备及配套负载通常为 6~8 台,该次联调则需要同时联调25台电子学设备及其配套负载。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据了解,该型号研制难度非常大,创下多项国内首次,包括首次使用稳像控制技术、首次使用可见光拼接焦面等,其焦面规模是高分四号可见光焦面的9倍。图为相机联调现场。 (韩美玲/文 李烨/摄)


实验室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静止轨道全谱段高光谱探测技术”实施方案检查会

2017-07-03 定量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近期,中科院定量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参加了在江苏启东召开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静止轨道全谱段高光谱探测技术”项目实施方案检查会。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管理办公室相关领导,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实验室主任李传荣,项目咨询专家组唐伶俐等专家,以及项目参研单位代表共三十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实验室钱永刚研究员是项目“静止轨道全谱段高光谱探测技术”下属课题“静止轨道全谱段高光谱载荷综合定标与反演技术”的课题负责人。会上,项目负责人汇报了项目的实施方案及工作计划,专家组对项目组在实施方案设计阶段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并在技术指标与考核方法、课题内容之间的衔接、技术方案明确程度以及部分技术细节优化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此次实施方案检查会的顺利召开是确保项目高质量高效率完成的第一个重要节点,也标志着项目工作即将步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

“静止轨道全谱段高光谱载荷综合定标与反演技术”课题主要研究目标是针对国际上首颗静止轨道紫外-长波红外全谱段高光谱载荷面临的定标反演难题,开展全谱段载荷实验室/在轨高精度光谱辐射定标技术和地表/大气参数联合反演技术,为静止轨道全谱段高光谱载荷定量化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静止轨道全谱段高光谱探测技术”项目启动

中国科学报讯(记者黄辛)由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和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联合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专项“静止轨道全谱段高光谱探测技术”项目日前正式启动。

据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研究员刘银年介绍,该项目将针对全天时大范围连续监测、精细识别和分类的应用需求,发展静止轨道全谱段高光谱探测技术,在3.6万公里轨道高度实现从紫外25米到红外100米、幅宽400公里高光谱成像观测。项目重点突破静止轨道高灵敏度高光谱探测总体技术、面向高光谱探测的空间大口径低温光学成像技术、宽谱超长狭缝低温光谱精细分光技术、超大规模高性能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及制冷技术、全谱段高光谱载荷高精度综合定标技术及地物精细波谱自动反演技术,研制原理样机及一体化定标反演系统,实现高光谱探测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专家组认为,该项目科学目标明确、创新性突出、研究价值巨大。在静止轨道上获取的从紫外到长波红外的全谱段高光谱数据,能够满足环境、减灾、农业、林业、海洋和资源等领域高光谱遥感的应用需求,提升对地球大气、海洋、陆地、月球等物理化学特性的科学认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大气辐射超光谱探测技术”项目启动

| 17-03-03|

   2017年2月25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大气辐射超光谱探测技术”项目启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国家遥感中心李加洪总工程师、张松梅处长,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管理办公室徐泓处长、彭焕华主管,地球观测与导航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李传荣研究员,项目咨询专家组许健民院士、薛永祺院士、卢乃锰研究员、陈秀万教授、王桥研究员、倪国强教授、陈明仪教授、唐伶俐研究员、刘毅研究员,项目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参与单位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的领导和专家30余人参加了会议。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丁雷主持会议。 

  “大气辐射超光谱探测技术”项目拟针对大气环境探测领域对大气痕量气体的临边和天底红外超光谱探测需求,围绕大气辐射超光谱探测技术项目总体研究目标,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探测技术,开展大气辐射超光谱探测仪技术研究、工程样机研制和临边及天底红外超光谱数据处理与大气廓线反演模型研究,为实现大气温湿度和大气化学成分廓线探测奠定光学有效载荷研制及应用基础。项目下设两个课题,课题一为“大气辐射超光谱探测仪技术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承担;课题二为“大气辐射超光谱探测仪数据处理与反演技术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承担。 

    启动会上,李加洪和丁雷为咨询专家组颁发聘书。与会专家和领导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华建文研究员所作的《大气辐射超光谱探测技术项目总体情况汇报》、《大气辐射超光谱探测仪技术研究方案报告》和课题二负责人王宁的《大气辐射超光谱探测仪数据处理与反演技术研究方案报告》。经讨论,认为该项目目标明确,技术分解合理,组织架构清晰,技术基础扎实,管理保障有力,具备项目启动条件。同时,项目咨询专家组对项目技术研究方案提出指导性和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项目组将充分吸纳专家和领导的建议,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实施方案,择机请专项办公室对项目的实施方案进行评审,保证项目任务目标的实现。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静止轨道全谱段高光谱探测技术”项目正式启动

| 17-03-03| 

  2月25日下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专项“静止轨道全谱段高光谱探测技术”项目启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管理办公室张松梅处长、徐泓处长及彭焕华主管,地球观测与导航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李传荣研究员,项目咨询专家组顾逸东院士、薛永祺院士、李明研究员、卢乃锰研究员、王桥研究员、江碧涛研究员、杨清华研究员、曹亮研究员、唐伶俐研究员、鲜浩研究员,项目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参与单位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等的领导和专家4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丁雷主持会议。 

  针对全天时大范围连续监测、精细识别和分类的应用需求,发展静止轨道全谱段高光谱探测技术。在36000公里轨道高度实现紫外25米到红外100米、幅宽400公里高光谱成像观测,解决高空间高光谱分辨率高灵敏度探测、大口径低温光学成像、超长狭缝低温光谱精细分光、元高帧频制冷型红外探测器、高精度定标及地物精细波谱自动反演等关键技术,研制原理样机和一体化定标反演处理系统,形成高光谱探测技术的跨越式发展。项目下设两个课题,课题一为“全谱段高轨高光谱载荷技术”,由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联合承担;课题二为静止轨道全谱段高光谱载荷综合定标与反演技术,由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和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联合承担。 

  会上,项目牵头单位上海技物所就项目组织管理、任务分工等进行了汇报。项目成立了咨询专家组和项目管理办公室,上海技物所丁雷副所长为咨询专家组颁发了聘书。项目首席科学家刘银年研究员就项目总体情况、主要科学和技术问题以及总体技术路线进行了汇报,项目负责人孙德新研究员和课题负责人钱永刚研究员分别就项目、课题方案及实施策划工作等进行了汇报。专家组就项目科学任务目标、技术路线、关键技术问题及项目后续工作等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专家组认为本项目科学目标明确,创新性突出,研究价值巨大,在静止轨道上获取从紫外到长波红外的全谱段高光谱数据,能够为大气、环境、生态监测、国土资源探测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张松梅处长代表专项办公室总结时对牵头单位扎实的研究基础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本项目的组织管理以及单位的高度重视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项目实施条件和保障措施等方面给出了指导意见。她同时指出,从“十一五”开始,上海技物所就承担了地球观测与导航领域的任务,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扎实的工作作风,也造就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她还要求本项目研究应注重技术创新和突破,强调与各参研单位的技术交流与分工协作,瞄向更高的目标。 


光电所召开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静止轨道高分辨率轻型成像相机系统技术”项目启动会

作者:科技处 钟怡 发布时间:2017-01-18

  2017年1月9日,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在成都组织召开了“静止轨道高分辨率轻型成像相机系统技术”项目启动会。科技部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管理办公室处长徐泓、中科院空间研发中心顾逸东院士一行莅临启动会,光电所法定代表人、副所长刘恩海,党委书记杨虎及项目相关人员参会。 

  会上,专家领导听取了光电所作的“静止轨道高分辨率轻型成像相机系统技术”启动准备工作报告并参观了研制现场。启动工作报告汇报了实施过程前期准备工作、组织措施及计划安排。与会专家领导认为,研制单位前期开展了大量的技术和项目管理工作,具备项目启动条件。徐泓建议光电所根据专家意见加快细化实施方案,完成实施方案评审。刘恩海在会上表示,光电所高度重视该项目,已成立专门的总体研究室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并将建立及时的沟通机制,以获取领导及专家的关注、支持和帮助。 

  静止轨道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是信息经济社会各空间强国竞争十分激烈的战略高技术领域,是为信息时代新常态城市发展、新文明建设、新型产业结构转型提供精确信息获取,定量化人类生活或经济活动大数据信息应用等全方位多层次服务的战略高技术,是新信息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超大口径空间光学遥感器是提高空间观测精度的重要手段,实现超大口径空间光学系统的主要技术途径有整体式成像系统、分块可展开成像系统、光学干涉合成孔径成像系统和衍射成像系统等。本文研究了这几种系统的技术进展和应用情况,对其性能和适用领域进行了探讨,结合国内空间光学遥感技术的发展现状,对我国发展超大口径空间光学遥感器提出如下建议:

(1) 针对2~4 m大口径系统(可实现静止轨道3~10 m量级的分辨率成像)的观测需求,结合我国空间反射镜的研制能力,大口径刚性单体镜成像系统是目前的最佳方案。

(2) 针对4~10 m超大口径系统的成像需求,基于大口径单体镜的分块可展开成像系统是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期内兼顾高分辨率和高成像质量的可行、有效的解决方案。

(3) 针对未来更大口径系统的成像需求,结合国内外技术的发展趋势,可开展基于稀疏孔径的分块可展开成像系统、在轨装配、衍射成像系统等多种技术的探索和研究。

超大口径空间光学遥感器的应用和发展

http://www.eope.net/article/2016/2016-11-2613.htm


中国加紧攻关高分辨率地球静止轨道相机

时间: 2016-09-01 16:40:08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长春9月1日电(记者孟含琪)近日,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光机所”)负责的“静止轨道高分辨率成像相机系统技术”项目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中国正加快对地球静止轨道高分辨率相机的研发。

  据长春光机所介绍,该相机的分辨率达2.5米,这意味着相机在距离地球3.6万公里的地球静止轨道上,可以看到地面上轿车大小的目标,就像在800米外看清楚一根头发丝。

  有人认为,携带相机载荷的卫星能够看清轿车并非难事,比如中国现有的性能先进的空间遥感相机分辨率可达0.7到0.8米。但是,这一类光学遥感卫星属于低轨卫星,大多运行在距离地球几百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卫星相对于地球并非静止,完成一次成像后,若要再次对目标进行重复观测,需要三四天时间,而要实现完全重访则需要几十天时间。

  地球静止轨道遥感卫星属于高轨卫星,运行在距离地球3.6万公里的地球静止轨道上,其特点在于卫星与地球处于相对静止,可实现对地面目标的持续观测。此类卫星的地面覆蓋范围很大,通过卫星的姿态调整可实现对地球近三分之一区域内的敏感地区的快速机动观测。高分辨率静止轨道遥感卫星能够解决同时兼顾高空间分辨率、高时效观测的矛盾问题,既能通过大范围搜索捕获需要侦查的目标,又能对其持续精细识别,既能对慢变目标进行周期性巡查,又能对连续运动目标进行长时段的连续监视,从而满足各领域对高分辨率图像的获取需求。

  当前,静止轨道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很多国家都投入巨大开展对地球静止轨道高分辨率光学系统技术的研究。

  “依托长春光机所在空间光学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工程经验,我们有信心在‘十三五’末实现该技术的突破。”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副所长张学军说。(完)


航天科技五院508所"静止轨道凝视型光学遥感系统团队"获集团公司表彰

时间:2016年09月01日 信息来源: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近日,508所"静止轨道凝视型光学遥感系统团队"荣获集团公司"十二五"科技创新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从2006年至今,508所"静止轨道凝视型光学遥感系统团队"一直瞄准国际领先水平,立足自主创新,高起点制定了高轨光学遥感成像技术的发展路线,明确了多项基础技术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取得了静轨面阵凝视成像总体技术等一系列静轨光学遥感重大原创性技术成果,成功研制了地球静止轨道50m分辨率及超高分辨率光学遥感相机系列创新工程产品,为高分四号卫星、地球静止轨道超高分辨率卫星立项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高分四号相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

此次获奖是集团公司对508所和该团队的充分肯定。


1.1静止轨道高分辨率轻型成像相机系统技术(关键技术攻关类)

研究内容:面向同时兼顾高空间分辨率、高时效观测能力的各类区域性监测任务要求,开展不低于2.5m分辨率的静止轨道光学相机系统技术研究,包括基于天地一体化的静止轨道空间轻型相机系统总体技术、相机自适应光学检测与控制技术、静止轨道高分辨率相机稳像技术等研究;完成全尺寸地面原理样机的研制,对关键技术进行地面试验验证,为发展静止轨道高分辨率光学卫星提供技术支撑,服务于我国高分辨率海陆安全监测、突发灾害探测等重大应用需求。

考核指标:

实现静止轨道不低于2.5m空间分辨率的全色对地成像和不低于5m分辨率的多光谱对地成像,实现单帧幅宽不小于100km×100km,成像质量MTF×SNR优于5(太阳高度角20°、地面反射率0.05)。 

实施年限:5年

拟支持项目数:2项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1.2 静止轨道全谱段高光谱探测技术(关键技术攻关类)

研究内容:针对防灾减灾、环境、农业、林业、海洋、气象和资源等领域高光谱遥感的应用需求,开展静止轨道高光谱成像技术研究,突破全谱段高光谱高灵敏探测、大口径低温光学集成装调、超大规模高灵敏度面阵红外探测器组件、高精度定标与反演等关键技术,形成波段范围覆盖紫外至长波红外的全谱段高光谱成像原理样机系统,为静止轨道高光谱探测技术及应用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考核指标:

研制空间分辨率不低于25m(紫外至近红外波段)、50m(短波红外至中波红外波段)、100m(长波红外波段),波段范围0.3μm~12.5μm,光谱分辨率不低于0.01λ、波段可编程,单帧幅宽不小于400km的高光谱成像原理样机系统。

实施年限:5年

拟支持项目数:3项

--------------------------------------------------------------------------------------

高分四号:可见光谱段分辨率50米,中波红外谱段分辨率400米,400km×400km

https://www.chinaspaceflight.com/satellite/Gaofen/GF-4/GF-4.html


欧洲GO-3S卫星(Geostationary Orbit Space Surveillance System)。据说有4.2米直径,地面分辨率能达3米。目前进度未知。

视频:http://weibo.com/p/230444b8fbea9a40c89394696665c33dc17446

         欧洲的地球静止轨道光学遥感卫星,最高端版本是由6块2米直径的镜子组成的巨型望远镜,分辨率能达到1米。不过都是纸面上的。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印度的GISAT(GEO Imaging Satellite)地球静止轨道遥感卫星,分辨率50米,计划2017年发射,将定位在东经83度。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编制专家名单

http://www.most.gov.cn/mostinfo/xinxifenlei/fgzc/gfxwj/gfxwj2016/201602/t20160218_124155.htm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