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口径全可动抛物面天线方案通过评审
2017-07-05 中国电科三十九所
文 / 张芝龙 贺更新 张云鹏
近期,大型天线建设经验交流会暨70米口径天线”)天线方案评审会在西安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39所提交的70米口径天线方案。70米口径天线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口径全可动抛物面天线,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火星探测任务顺利展开。
“听察火星动静,‘顺风耳’天线四兄弟齐心协力”
据悉,70米口径天线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拟建的火星探测数据接收系统中口径最大的天线,它将同已建成的北京密云站GRAS-1天线(天线口径50米)和GRAS-3(天线口径40米),云南昆明站GRAS-2天线(天线口径40米)成为探索宇宙奥秘的“‘顺风耳’天线四兄弟”,助力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圆满完成。火星上有人吗?火星表面曾存在河流、湖泊甚至还有海洋去哪儿了?人类未来能否移居火星?未来,关于火星的更多私密信息将源源不断通过“‘顺风耳’四兄弟”让整个地球人都知晓。
“严控技术标准,铸造高质量、高可靠性精品工程”
为保证70米口径天线能高质量完成火星遥感数据接收工作,自项目论证以来,39所组织各专业的精干力量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分析、计算工作,形成了最优的方案并顺利中标,在项目研制中将秉承“对标国际一流、高效服务用户”的指导思想,将70米口径天线做成大天线领域“指标先进、外形优美、界面友好、稳定可靠”的精品。
采用优化的口径场函数来修正主副反射面,在保证天线高效率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天线旁瓣特性和噪声温度。
采用副面位置实时调整技术,可确保天线在各个仰角获得较高的增益。
采用成熟的轮轨式A-E型座架结构和全新的天线造型设计,使70米天线具有高精度指向的同时,外观造型美观。
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模块化设计和故障诊断系统,使天线具有高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采用全数字环路,利用复合控制技术,提高伺服精度和设备抗扰动能力。
采用微波全息测量技术,与Ku频段地球同步卫星建立链路,以实现对天线反射体结构变形的测量。
70米口径天线效果图
深空探测领域对一个国家大运载能力火箭、航天器测控、远程通讯等技术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39所作为我国精密天线和跟踪系统专业化研究所,40多年的发展中,承担并出色完成了百余项测控、通信和航天工程任务,成功研制了70米等不同口径的天线系统产品万余台套。从1985年第一台25米口径天线,到2006年第一台40米口径天线,再到近十年内研制完成66米口径天线,及目前正在论证120米口径全可动抛物面天线,39所在大口径高精度天线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技术沉淀。
未来,70米口径天线将与由39所已研制完成的35米和66米全可动大口径深空探测天线,在火星探测及更多深空探测项目中协同工作,共同推动我国深空探测事业脚步继续向太阳系或系外空间迈进。
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办,39所承办。国防科工局、测通所、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上海天文台、新疆天文台、集团公司军工部等相关单位领导和专家应邀参加了会议。
中国电科39所成功签订国内口径最大的全可动抛物面天线合同
2017-05-23 中国电科三十九所
文 / 赵 琳 刘志勇
近日,中国电科39所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在北京举行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地面应用系统合同签订仪式。该天线是按国际最高设计要求进行建设的系统,天线口径为70米,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口径最大的全可动抛物面天线。同时,也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地面数据接收系统中单笔合同金额最大的一项。
签订仪式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首先致辞,回顾了国家天文台与中国电科39所在昆明40米、乌站25米和南美40米等天线的数次合作。严台长对39所中标火星探测任务地面应用系统70米天线项目表示祝贺,并寄予厚望,他指出,39所在不断壮大的同时,可以考虑与国台更大范围的合作。同时,严台长对项目情况进行了介绍。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地面应用系统总指挥李春来表示,如果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39所在过去是两家人,那么,中标70米天线对于国台和39所的关系将发生巨大改变,成为了血脉相连的一家人。我们要共同努力,保证工程进度,顺利完成70米天线的建设。
地面应用系统副总师苏彦介绍了我国火星探测项目的立项背景,2017年4月1日,国防科技工业局发文,同意国家天文台70米天线提前启动,4月7日至14日,启动招标,标书发售,28日开标。并指出,数据接收是火星探测的关键技术和难点技术。
39所所长李东伟指出,70米天线中标,对39所而言,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体现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对39所的莫大信任,十分感谢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各位领导和专家长期以来对39所的支持与帮助!相信此次合作,39所必将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指导下,圆满完成任务。39所将高度重视产品质量,严格把控产品工期,以最强的设计能力,最优的工艺安装方案,将70米天线做成精品工程。
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副主任邹永廖、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月球与深空探测研究部总工张洪波等领导及39所资审委副主任穆振国,科研管理部、卫星应用部相关领导参加了签字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