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China Spaceflight - 默认分类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7

航天科技五院508所多通道光子计数体制激光雷达原理样机完成昼夜外场测试

$
0
0

激光雷达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日期 : 20160106

        本报讯由航天科技集团508所激光工程技术研究室研制的多通道光子计数体制激光雷达原理样机近日完成了昼夜外场测试,这标志着该所在激光探测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传统的激光雷达体制采用线性探测,探测灵敏度低,每次回波信号需要数千个光子,相应的激光发射重频低、能量高、波束数少,只能满足稀疏采样点的测量要求。

        采用光子计数体制的激光雷达将灵敏度提高了3个数量级,可以在回波信号只有一个光子的情况下完成测距,结合高重频、微脉冲、多波束激光发射以及多通道光子探测阵列,实现远距离的三维成像。该技术体制代表着国际上新一代星载激光探测的技术发展趋势。

        通过样机研制,该所突破了微脉冲高重频激光发射、多通道光纤焦面阵列接收、单光子探测和处理、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等多项关键技术,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陶宇亮 王春辉)


508所中荷空间光学仪器联合实验室第二届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2015-12-11 

       由508所中荷空间光学仪器联合实验室承办的第二届中荷空间光学仪器及应用大会日前在荷兰海牙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空气质量与气候检测”。来自欧空局、中国航天局、荷兰航天局、中国国家减灾中心、中国国家林业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TNO)、508所等20余家单位的80余名代表参加了该次会议。 

       与会专家学者就空气质量与气候监测的需求、中欧空间光学仪器取得的成就、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数据处理和反演等相关技术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交流加深了双方的认识,为后续的技术合作奠定了基础。

       2016年,实验室承办的第三届中荷空间光学仪器及应用大会将于6月在北京召开,同时,实验室还将组团参加明年的空间光学国际会议和国际宇航联大会,通过国际会议对实验室取得的相关技术成果进行宣传。(508所 陈晓丽)


航天科技与TNO签署《中荷空间光学仪器联合实验室项目合作意向书》

        201510月26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8所与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简称TNO)空间载荷部在京签署了《中荷空间光学仪器联合实验室项目合作意向书》。根据《合作意向书》,双方将在地球环境大气探测、深空探测领域开展项目合作,这标志着中荷空间光学仪器联合实验室建设步入崭新阶段。

      2014年3月,508所与TNO签订关于建立中荷空间光学仪器联合实验室的协议,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2014年年底,该联合实验室确定将在地球环境大气探测、深空探测、对地观测等方向开展合作,并瞄准国家未来重大专项需求,明确了5个具体项目。

      近两年来,中荷空间光学仪器联合实验室积极搭建平台,推动中荷双方航天领域技术合作与学术交流。联合实验室第一届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8月在北京成功举办,中荷双方12位专家就光谱仪设计研制、定标技术等进行交流,取得了良好效果。

       联合实验室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将于2015年11月在荷兰海牙举行。中荷空间光学仪器领域的20多家高校、科研单位、用户单位报名参会,学术研讨会已成为两国空间光学仪器领域科研机构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影响力日渐提升。

       基于中荷空间光学仪器联合实验室,508所于近日顺利获批“北京市国际合作基地”。此外,508所申请的“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已顺利通过科技部的战略审查和专家评审。


      前不久,中国国家航天局与荷兰航天局开展合作会谈。在这次会谈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作为国内唯一企业代表受邀参加。这个特殊的参会者与荷兰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时间倒回到一年前

       2014年3月7日,508所与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以下简称TNO)在京签署联合试验室协议书,中荷空间光学仪器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

      双方的此次合作有助于提高我国光学遥感器的综合性能,提升我国光学遥感卫星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满足国内海洋、资源、气象等多种遥感器研制中高精度辐射定标和光谱定标技术的急需。

最初接触始于2008年

       508所与TNO的最初接触始于2008年,2012年4月正式提出建设联合实验室需求后,508所与TNO进行了多次技术专家互访和高层交流,就联合实验室合作内容等进行洽谈,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7月,508与TNO签订了大气监测仪星上定标单元的订购合同。该监测仪在轨应用后可对全球的二氧化碳和甲烷进行监测,为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数据资料。

2014年3月中荷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

“瞄准”国家重大专项

        2014年底,基于未来国家重大专项需求“有的放矢”,中荷空间光学仪器联合实验室确定了在地球环境大气探测、深空探测、对地观测等方向的合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温室气体探测光谱仪和拉曼-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

       温室气体的增加对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一个世界级的热点议题,这些影响可能会影响到农业的种植决策、品种格局和品种改良、土地利用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和农业中长期规划时,就必须考虑到温室气体增加导致的气候和环境变化问题。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陆地生态碳监测卫星将搭载一台温室气体监测光谱仪,用于全球碳循环的研究。这台光谱仪可以帮助林业和环保部门探测主要温室气体的“来源”、“去向”以及时空分布。按照计划,中荷空间光学仪器联合实验室于今年5月完成光谱仪用户要求技术指标合理性仿真分析,形成优化后的技术指标;将于2018年6月完成温室气体监测光谱仪正样产品的研制。

    拉曼-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结合了拉曼光谱探测技术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瞄准了未来国家在深空探测方面的需求。

       在小行星探测任务中,小型拉曼-激光诱导光谱仪可以进行小行星土壤、岩石、有机物探测。另外,拉曼-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可以在附着器降落前从远处确定采样区域附近样品的探测价值,帮助选择目标区域,提供其它接触式和原位探测方式载荷无法实现的更有价值的采样样品分析,获得小行星矿物成分吸收光谱。

     目前,中荷空间光学仪器联合实验室已经开展了小型拉曼-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的研究工作,争取列入国家未来的火星探测任务规划。

交流沟通实现共赢

       作为508所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荷空间光学仪器联合实验室不仅是中荷双方技术合作的载体,更是聚集和培养高层次国际科技人才,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在2014年8月召开的第一届中荷空间光学仪器联合实验室学术研讨会上,中荷12位专家就光谱仪设计研制技术、定标技术等方面进行技术报告与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15年初,中荷空间光学仪器联合实验室成立了“中荷航天创新基金”,由508所与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共同注入200万元资金。双方达成共识,将瞄准国家“十三五”规划,围绕深空探测、地球环境大气探测、对地观测三个方面预先启动研制工作,并将于今年举办首届中荷企业高峰论坛,为中荷双方更多的研究机构提供相互了解、合作共赢的平台。目前,联合实验室的中英文网站(www.sinohollandjointlab.com)已于今年4月正式上线。(杨艳 陈晓丽)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7

Trending Articles